余光中,中国作家、诗人、翻译家。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十余种。其他作品还有散文集《左手的掌纹》《听听那冷雨》等。
余光中的文字,像一扇半掩的雕花木窗,既透进江南的烟雨,又映着地中海的月光。这位游走于东方意境与西方形式的诗人,总能在方寸之间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桥梁。
他笔下的乡愁不是单薄的地理符号,而是浸透着文化基因的集体记忆。当"邮票"化作"船票","坟墓"升为"海峡",那些具象的载体便成了文化认同的锚点。这种将私人体验升华为民族情感的功力,恰似水墨画家在生宣上晕染,看似随意却暗藏章法。
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为文,以笔为篙,在历史激流中,为失根的时代系上文化的缆绳。他的诗如猛虎巡山,气象峥嵘,壮阔铿锵,而散文却似蔷薇低语,细腻而柔绵。读其诗,凛凛如观剑器舞;品其文,幽幽若闻落花声。他笔下的月光穿越千年,既照见唐宋的雕栏,也抚过现代的水泥森林。余光中的诗文始终透着文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与生命体悟,其主题并非仅仅是乡愁和怀旧,更多的是讲述怎样在似水的流年里,把每个当下都过成美好的诗篇。
展开剩余76%原文摘录:
一个能思想的人应该乐于和自己为伍。
——《左手的掌纹》
世界上有两种话必须一听就懂,因为它们不堪重复:第一是幽默的话,第二是恭维的话。
——《左手的掌纹》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听听那冷雨》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听听那冷雨》
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逍遥游》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满月下》
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何以解忧》
与海为邻
住在无尽蓝的隔壁
却无壁可隔
一无所有
却拥有一切
——《与海为邻》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等你,在雨中》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
划去潺潺的天河
看你濯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碧潭》
所谓蜜月,并非不月蚀
所谓贫穷,并非不美丽
所谓妻,曾是新娘
所谓新娘,曾是女友
所谓女友,曾非常害羞
所谓不成名以及成名
所谓朽以及不朽
或者所谓春天
——《或者所谓春天》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
若逢新雪初霁,
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绝色》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当我死时》
美,总是令人分心的。
——余光中
发布于:江苏省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配资炒股app最新版本,股票怎么配资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